反流性食管炎与反流性咽喉炎
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食管胃运动动力障碍, 包括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LES功能及胃运动功能障碍。引起这些功能障碍的原因除了解剖结构的异常(如食管裂孔疝)外,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药物(如平滑肌松弛剂)和食物(如高脂食物、巧克力、咖啡)都可能导致LES功能障碍, 引起反流。
临床表现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现有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但也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的表现。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反流症状无相关性。严重的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并不一定很严重。
典型反流综合症指因反流引起的烧心, 反流和胸痛。烧心是指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夜间反流严重影响病人睡眠。
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症状:烧心
疾病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目的是愈合食管炎、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
生活习惯的改变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基础,少食, 每餐吃8成饱。抬高床头15~20cm可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以下措施可减少反流:戒烟、禁酒、降低腹压、避免系紧身腰带、肥胖者减轻体重、避免进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刺激性食品等。避免使用减低胃食管动力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钙离子拮抗剂、茶碱、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
专家观点
总之,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良性疾病, 且目前的药物能有效的缓解症状,愈合食管炎。所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按疗程服药。需要维持治疗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维持治疗方法。良好的心态、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正规的药物治疗能使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咽喉炎很容易和反流性食道炎弄混
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导致反复发作,转为慢性,自觉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恶,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在说话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
急性咽喉炎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则全身症状显著,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较常见的食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粘膜而引起的炎症。正常人食管下端括约肌在不进行吞咽活动的时候是紧闭的,防止胃内容物向食管返流,但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此处括约肌不能正常地关闭,从而导致酸性的胃液或碱性的肠液反流入食管,并刺激、腐蚀食管粘膜,就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专家介绍: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是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疼痛)、反酸和吞咽困难。烧心常与姿势有关,故又叫做“姿势性烧心”,多在屈曲弯腰、咳嗽、用力排便、头低位仰卧或侧卧时出现。胃内酸性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时,会感到酸呛不适,这就是反酸;当炎症引起食管痉挛或食管瘢痕狭窄时,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吞咽疼痛,严重时可出现慢性食管出血。
长期咽喉不适当心反流性咽喉炎
最近两个月王大妈总是感到咽喉部干燥不适,有异物感和烧灼感,早晨起床时症状明显,开始她以为是“咽炎”发作了,服用三天的消炎药,症状也没缓解。最后到医院就诊才明白“反流性咽喉炎”在作怪。据有关专家介绍,劳累、烟酒过度、饮食不节、抵抗力下降等都极易引起咽喉炎,如果长期咽喉不适,那么首先要考虑反流性咽喉炎。
4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
“40岁以上的人群大约35%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咽反流。”据专家介绍,反流性咽喉炎在国外早已经是受到重视的引起咽喉炎的原因,其病理上咽喉部上段肌肉功能紊乱,导致胃酸返流至咽喉部,导致咽喉部粘膜发生病变产生相应的病理改变。
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内后,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关闭,胃内食物和胃液等不能反流到食管。当各种原因引起括约肌松弛,单向开关的作用失败或食管的蠕动能力下降,胃排空迟缓,胃内压增高,使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咽喉部,刺激食管、咽喉部的粘膜,引起喉部不适,尤其是饭后平躺的情况下,胃酸反流到咽喉部机会明显增加,症状更加明显。
严重时发音出现障碍
“那些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应注意是否存在反流性咽喉炎。”反流性咽喉炎通常的症状包括:发音障碍、咽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粘痰过多、呼吸困难、反酸烧心等。
“一旦出现类似症状,最好是能做个鼻腔的内窥镜检查,或咽部的内窥镜,这样病情就能够确诊。”通过喉镜就可以看到喉后部的炎症、声门后联合区域的红斑、水肿,长期反流可出现杓间区或后联合区域的增生、肥厚双杓粘膜红斑、水肿、声带肉芽肿或溃疡、假性声带沟、声带充血水肿,喉室结构消失等。
与胃食管反流不同
在治疗上,反流性咽喉炎和胃食管反流有所不同。咽喉反流的治疗需要更严格的抑酸,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遵医嘱用药,首选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在用药上,要选择保护胃粘膜,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有条件且咽喉炎反复发作者可以考虑行咽喉部胃酸监测,诊断明确后,有咽喉反流阳性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规范的抑酸治疗,严重者甚至要考虑手术治疗。
睡眠时适当调高床头
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勿食用各种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刺激,少食多餐,低脂肪。另外,平时不宜吃的过饱,特别是晚餐。睡前不要吃东西,忌烟,酒和咖啡。
需要提醒的是,餐后不要立即躺平,腰带不要系的过紧,睡眠时适当把床头抬高,以减少胃酸反流的机会。
另外,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还需要改变生活习惯,不穿过于紧身的衣服,特别是围绕腰部(裤、服饰、皮带);避免吃油炸食品,避免吃巧克力、吃奶酪。
反流性咽喉炎
顾名思义,喉咽反流是由于胃内容物返流到咽部,刺激损伤咽部粘膜并引起相应的症状。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是随着人们对胃食管返流认知的逐渐加深而形成的。喉咽反流虽然常和胃食管返流并存,但目前仍然倾向于认为喉咽反流和胃食管返流是相互关联而又不同的两种疾病。
发病机制
直接刺激
反流的酸直接刺激咽喉黏膜引起损伤及不适主诉。正常的喉部上皮中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在喉咽反流病人中缺失,共同减弱了黏膜防御机制。同时,咽部黏膜缺乏食管的运动廓清能力及唾液中和作用,故较后者明显对反流刺激更敏感。
迷走反射
反流的物质可以刺激远端食管,引起迷走反射,引发的慢性咳嗽和清嗓可以对声带黏膜造成损伤,同时可以引起上食道括约肌的松弛反射,而使反流物进入到咽喉部引起损伤。
临床表现
1. 咽异物感或癔球感;
2. 声嘶及发音困难;
3. 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
还有清嗓、咽痛、呼吸困难、口臭、咽部粘性分泌物增多、咽干等症状,其中前三者被认为尤其常见。
体征及辅助检查
喉镜表现
喉咽反流患者在喉镜下有一些特定表现,杓间水肿、假声带沟、环后区水肿红斑、黏膜肥厚、声带息肉和溃疡、喉室变浅或消失、咽部卵石样改变、弥漫性喉炎、肉芽肿、声门下狭窄、环杓关节僵硬等被认为在喉咽反流患者中经常出现。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可用于明确诊断的特异性镜下表现。
危害:研究表明,喉咽反流可能和喉癌、食管腺癌、分泌性中耳炎、喉狭窄、喉喘鸣、慢性鼻-鼻窦炎、阻塞性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牙釉质损伤、婴儿死亡综合征等相关。
预防:1. 避免过饱、晚餐过多或夜宵;
2. 餐后勿立即休息并应适当抬高床头;
3. 戒烟戒酒,少食辛辣、 咖啡、浓茶;
4. 避免腰带过紧;
5. 减少高油脂及高糖食物;
6. 减少柑橘、杨梅等及其它酸性水果摄入。